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 四水同治专题 >

信阳市荣获全省四水同治工作优秀省辖市

日前,河南省四水同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2019年度四水同治工作考核结果的通报》,这是河南省首次开展四水同治工作考核,我市喜获优秀省辖市。

实施四水同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思路的生动实践,是省委省政府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而做出的战略决策。2019年是我省四水同治工作开局之年,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深入信阳时“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嘱托,坚持把实施四水同治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两个更好”目标的具体行动,提高政治站位,强力推动落实,全市四水同治工作开局良好。在2019年11月11日召开的全省四水同治工作推进现场会上,我市作为先进典型代表作了书面交流,光山县作为全省唯一先进县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一是建章立制,构建四水同治的“四梁八柱”。创新思维、务实重干,以体制机制建设作为打开四水同治工作局面的有力抓手,召开了全市四水同治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了市四水同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贯彻落实四水同治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开展了相关规划研究,谋划了一批重点项目,制定了年度工作方案,组建了工作专班,构建了推进机制,初步形成了市县政府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搭建起了四水同治的“四梁八柱”。

二是突出特色,探索四水同治的信阳实践。在推进四水同治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市结合河流众多、地貌多样的市情水情,以“一横五纵三区”为依托,科学布局水资源配置体系。全市现有大中小水库1000余座,“千湖市”建设目标提前完成,市四水同治及城市供水工程加快推进,“碧水绕城,绿荫满城”的“生态水城”不久将成为现实。县域四水同治活力进一步激发,光山县“我为家乡治水塘”活动、淮滨县农村污水治理等一批县域特色治理路径脱颖而出,息县创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四水同治示范县成效明显,河长制工作成为我省唯一获得国务院激励的县,有力丰富了四水同治的信阳实践。

三是狠抓项目,加快四水同治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省十大水利工程和市四水同治20项重点工程建设,我市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和洪汝河治理(淮滨段)2项工程已列入省四水同治十大水利工程,这2项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市四水同治20项重点工程2019年已开工10项,争取今年年底前再开工4项。省定项目年度建设任务顺利完成,2019年完成省定项目投资58.5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00.2%,超额完成年度任务。2020年省定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有望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四是强化举措,保障四水同治高质量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水同治工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多次听取四水同治工作推进、项目完成情况汇报,强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确保了我市四水同治工作高质量推进。坚持规划引领,在对全市水利现状和短板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充实完善了《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心城区水系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广泛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四水同治亮点工作进行重点宣传报道,营造了推进四水同治工作的有利氛围。我市四水同治工作正在从全面开局向全面见效转变,采取扎实有力措施,进一步推动四水同治向纵深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水生态环境的向往。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