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省四水同治工作领导小组通报了“2020年度四水同治工作考核结果”,信阳市因四水同治工作推进力度大,成效显著,位居全省第一名,并获奖励1000万元。
实施四水同治以来,信阳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坚定树牢“项目为王”鲜明导向,依托“一横五纵三区”水资源配置战略布局,强力推进四水同治重大项目建设。信阳市水利局作为牵头单位,立足市情水情,积极探索四水同治的信阳实践,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大力配合。一是科学布局水资源配置体系。以“一横五纵三区”为依托, “一横”即淮河,“五纵”即浉河、竹竿河、潢河、白露河、史灌河等淮河重要支流,“三区”即淮河上游浉河平桥片区、沿淮平原片区和淮南山丘片区,因地制宜补齐补强水利基础网络体系,完善水网运行调度方案和应急水量调度预案,开展水库水闸动态调水研究,逐步形成“总量可控、高效利用、多源互补、安全可靠”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二是着力打造“千湖之市、生态水城”。我市河渠纵横、库塘众多,水域面积广阔,素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之称。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千湖市”的目标,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116座,提前完成了“千湖之市”建设目标;谋划实施的信阳市四水同治及城市供水工程,连通出山店水库与浉河水系,将从根本上改善中心城区水生态环境,主体工程已于今年3月底正式开工,“生态水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抢抓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袁湾水库、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洪汝河治理(淮滨段)5项重大水利工程先后列入省四水同治十大水利工程、国务院2020-2022年重点推进项目,全面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上正在实施的信阳市四水同治及城市供水工程,“十四五”期间信阳市将有6项重大水利工程可以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四是强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成立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等质量监督项目站和监督指导组,对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进行了全面监督和指导,严格把好质量关和进度。五是扎实推进全市20项重点工程。结合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和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按照全市性、流域性、控制性骨干工程和中心城区重点工程为主的原则,筛选了20项四水同治重点工程,规划总投资506亿元,目前已开工9项、完工4项,2021年年底前计划再开工3项,其余4项前期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