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七次会议第5727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办理结果:A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七次会议

5727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王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扎实做好我市保障供水安全‘最后一公里’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水源井分水站”的问题。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2005年最初解决局部出现的人畜饮水困难到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历经15年。我市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已全部解决,全部满足农村饮水安全现行标准,并于2020年9月顺利通过了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多年来,由于国家及地方各级财力所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标准相对较低,尤其2000年以前的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各项供水措施及工程仍处在低标准运行状态,与城市供水工程管理和安防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将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持续开展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保障水源安全。2022年,完成全市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区)的划定及标识标志的设置。强化净化消毒设备规范使用,完善从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质检测体系,保障供水水质安全。完善覆盖所有农村供水工程的县级或区域水质检测和监测网络建设,科学制定水质检测监测和评价制度,动态监测水质状况。

二、关于“管网”的问题。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工程范围覆盖全市的大部分农村,各类输水管网约百万公里,全市集中供水率达到87%,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村居民饮水条件,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卫生健康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问题中所提到的有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化管理问题,下一步,将对标自动化、精细化、信息化三项标准,推进供水服务规范与标准化建设,以县为单位,制定农村供水工程服务标准,加强供水单位规范服务与标准考核。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精细化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县为单元,加快推进农村供水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实现控制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数据资源化,为用水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三、关于“营收抄表”的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以解决农村居民吃水问题为主要目的,标准较低。对于精细化的管理工作,我市差距较大,在对农村居民安装水表时采用的多为机械表,自动化程度较差,人工抄表收费,增加成本并且效率低下。目前,部分县区已开始对机械水表进行了更新改造,逐步实现智能化水表供水收费。下一步,根据工程运行、供水单位管理及用水户水费承受能力等因素,科学核算工程运行成本,开展价格成本调查,合理确定供水价格。试点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通过水费征收和运行维护费用补偿等措施,保障工程长效运行。目前,全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收费且水费收缴率到达了96%。

四、关于建议答复。下一步,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发展目标,按照“大水源、大水网、大水务”工作思路,坚持“四化”发展方向,探索建立“合并集中、产权明晰、合理定价、市场运作、政府补贴”五项建管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相适应、“从源头到龙头”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一是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按照“建大、并中、减小”原则,通过新建、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措施,分区域推进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城区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构建同网、同质、同服务的供水新格局。通过以大并小、并村联网发展规模化供水工程,优化区域集中连片供水管网布设。逐步形成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辅,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补充的城乡供水工程体系。二是推进农村供水建管市场化。按照“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营”理念,创新农村供水建设和运营模式。在政府主导下,推广“建管一体化”模式,引入专业化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管护供水设施,实现城乡供水建设与管理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化企业委托运管,保障专业化维修养护,提高管护市场化程度。到2025年,50%以上县域实行市场化运营管护(县域内规模化供水工程实现市场主体运营)三是推进饮用水源地表化。根据当地水、外调水条件和供水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因地制宜,科学确定本地地下水型水源置换目标任务。按照供水安全、可持续原则,加强规划引导,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饮用水地表化模式。充分利用大中型水库优质地表水,推进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置换四是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有条件的县,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目标,整合区域水务资源、资产、资本要素,统筹城镇、乡村协调发展,重点推进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建设,运用先进实用的水处理工艺与消毒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以全面提高供水质量与管理水平,实现农村供水跨越式发展。

以明晰工程产权为基础,推进所有权和经营权有效分离,运用市场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推进供水企业化、专业化、物业化管理。对暂时不具备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县(区),管护一体化先行。建立和完善县级统管机制,明确供水专业管理机构,对所有农村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和技术服务指导。

同时,计划今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专项业务培训,培训人员将覆盖到每个水厂负责人和维修人员。同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走出去,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衷心感谢您对信阳水利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

市水利局  联系人:焦    联系电话:0376-6272212

 


                                        2022年6月29日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