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A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七次会议
第5736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王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信阳市农村饮水“十四五”规划建设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按照“大水源、大水网、大水务”工作思路,坚持“四化”发展方向,探索建立“合并集中、产权明晰、合理定价、市场运作、政府补贴”五项建管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相适应、“从源头到龙头”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从四个方面加强规划建设,提高农村饮水保障率。
一是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按照“建大、并中、减小”原则,通过新建、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措施,分区域推进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城区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构建同网、同质、同服务的供水新格局。通过以大并小、并村联网发展规模化供水工程,优化区域集中连片供水管网布设。逐步形成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辅,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补充的城乡供水工程体系。
二是推进农村供水建管市场化。按照“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营”理念,创新农村供水建设和运营模式。在政府主导下,推广“建管一体化”模式,引入专业化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管护供水设施,实现城乡供水建设与管理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化企业委托运管,保障专业化维修养护,提高管护市场化程度。到2025年,50%以上县域实行市场化运营管护(县域内规模化供水工程实现市场主体运营)。
三是推进饮用水源地表化。根据当地水、外调水条件和供水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因地制宜,科学确定本地地下水型水源置换目标任务。按照供水安全、可持续原则,加强规划引导,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饮用水地表化模式。充分利用大中型水库优质地表水,推进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置换。
四是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有条件的县区,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目标,整合区域水务资源、资产、资本要素,统筹城镇、乡村协调发展,重点推进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建设,运用先进实用的水处理工艺与消毒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以全面提高供水质量与管理水平,实现农村供水跨越式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信阳水利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市水利局 联系人:焦 健 联系电话:0376-6272212
202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