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归档栏目 > 纪检监察 >

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系列述评

开篇语:

伟大时代,激扬风清气正;伟大事业,构筑海晏河清。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启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篇章。

从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到市监委揭牌成立,从一体推进“三不腐”到大别山下清风凝聚……信阳纪检监察机关始终立足职责定位,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着力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向善发展。

本期起,我们将刊发系列述评,回顾成果、砥砺前行,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敬请关注。



踏出“护航老区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推动老区振兴的源头活水,是构筑美好生活的坚实根基,是回应时代命题的铿锵足音。

信阳市纪委监委坚定践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求,落实党的部署、回应人民期盼,以实现“两个更好”、助推高质量发展为政治使命,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老区绿色崛起、护航乡村振兴等为主题,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推动各级各部门在重点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信阳实现“两个更好”示范区、“美好生活”目的地贡献了纪检监察力量。


“厚植清风正气” 守初心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不灭、人民群众拥党爱党信心不减、广大党员永葆先进本色不褪的“环境保障”。

多年来,信阳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主业,坚持守护自然生态“绿水青山”和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统筹推进,在为老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的同时,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活力、增添动能。

牵好“牛鼻子”,深化“一把手”监督。市纪委监委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创新制定“一把手”监督10项措施,完善以“一把手”监督为重点的干部监督体系。2020年以来,开展市直单位一把手和班子成员谈心谈话7000余次,开展个人警示教育谈话2000余次,对市管党员干部精准“画像”,综合研判全市政治生态,为精准监督明确重点和方向。

澄清正名,“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市纪委监委贯彻落实市委“以结果论英雄、从过程找经验、以实绩来检验”的干部选用导向,深化运用“四种形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认真核查问题线索,严查诬告陷害行为,健全受处理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常态化机制,让干部把心思集中用在“想干事”上,把胆识展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为信阳高质量发展凝正气、聚合力。

紧握问责利器,“严管厚爱,才是真爱”。加强对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监督检查,用好问责利器,坚决纠正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仅今年,全市开展换届风气专项督查,访谈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及相关知情人员400余人,发现并及时督促整改问题168个,确保换届风清气正。同时,把整治“四风”作为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巡察工作重点,深入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力度不够、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不顾实际为基层加码等形式主义问题。

推动监督下沉,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建立完善覆盖全市村(居)的“阳光村务”监督平台,聘请了村居廉情信息员,设立乡镇监察专员办公室,实现“线上+线下”监督监察全覆盖。同时,联合政法系统教育整顿同向发力,坚决惩处涉黑涉恶“保护伞”问题,严惩“沙霸”“矿霸”背后“保护伞”问题,让群众获得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 提信心

水清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发展信心的有力支撑。

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部署,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为“美好生活看信阳”构筑公平法治的发展环境。

“谁影响营商环境,就砸谁饭碗”。市纪委监委围绕市委部署,秉承做实“三服务”、干好“五种活”,成立了以市纪委书记任组长、设“一办四组”的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检查方案》和监督治理责任分工,明确目标、厘清责任,列出了监督检查10项“负面清单”;建立了日常监督周报告、问题线索月统计、工作专班月例会、典型案例双月曝光、督导检查季通报的“五项机制”;探索了问题线索专题研究、专班统筹、专人负责、专组督导、专项推进“五大流程”,形成处置机制“闭环”。

“支持不打扰、帮忙不添乱”。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聚焦重点领域、行业、部门、岗位,连续三年开展“进百企、访百商”活动,走访企业近千家,移交企业反映问题建议,开展干部约谈提醒、批评教育,处理违纪违法人员,通报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典型案例,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政商关系。

疏堵治痛,剑指五类问题抓治理”。市纪委监委破题解题,选取影响全市营商环境突出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新官不理旧账,承诺不兑现”“不规范适用审查调查措施”等5大问题作为监督治理重点,开展了访企破题、严查震慑、以案促改等6大行动。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联动监督,完善机制百余项,有力推动了政策落地、效能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以来,信阳市针对群众反应强烈的“吃拿卡要”问题开展了整治科级干部“中梗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政令”“作风”“禁令”三大中梗阻行为,推动市直单位办理“三服务”实事310件,干部作风得以提升。

又如,新出台涉企服务“六条禁令”、贯通纪检监察检举平台、督促各级干部做到“九要、九不得”、开展2022年惠企利企政策落实专项监督……市纪委监委持续发力,做市县联动的指导引领者,各县区治理成果初显。新县纪委监委建立“亲清”营商微信平台、“局长就是营商环境”电视问政平台;平桥区纪委监委与公安部门共同探索“一企一警”模式……

“优”无止境、久久为功,信阳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信心更增!


“护航乡村振兴” 护民心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现老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政治要求,亦是民生所在。

多年来,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信阳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持常态化督查与点穴式检查相结合,扶贫领域信访量显著下降。探索创新“线上+线下”“人访+技访”结合的监督方式,实现对贫困人口监督全覆盖。推动市县乡村四级监督力量入户访查,访贫助困十万余人,解决问题上万个。同时,对扶贫领域实名举报问题开展“双回访”,推动问题线索起底清零……监督助力,信阳在脱贫攻坚省级考核中,持续稳居第一方阵。

今年以来,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纪委监委落实省纪委监委有关要求,紧扣市委“1335”工作部署,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任务分工方案》,成立由市纪委书记任组长的专项监督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推进会安排部署工作,成立4个检查组、对全市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情况、灾后重建项目落实情况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查处违纪违法问题46个,处理33人。目前,全市已排查乡村振兴项目1746个、发现问题365个,推动整改持续进行……


清风凝正气 ,海晏汇河清。一个个检查、一项项监督、一条条制度、一次次护航,让绿色崛起,蓄势待发;让老区振兴,未来可期;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继往开来踏歌行。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奋楫笃行,持续践行“两个维护”、深化“两个革命”,持续以“四个绝对”的铁军风采,奋力书写新时代信阳纪检监察战线忠诚核心、保障执行,促进发展、不负人民的绚丽新篇章!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