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A
关于对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32号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
孙洁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全力以赴做好今冬明春抗旱减灾工作的建议收悉。经与市农业农村局、市应急管理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密切监测旱情发展。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扎实做好各项抗旱准备工作。根据去冬今春气象形势,市水利局及时与气象、应急、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旱情会商,研判旱情动态变化趋势,及时报送旱情、灾情信息,为全市抗旱工作决策提供科学有效支撑。农业、水利、应急等部门在去年冬天到今年4月份,持续派出春季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田间管理。对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加强水源管理与调度,采取抽、引、提、浇相结合的办法,防止高温热害与干旱叠加。
二、强化抗旱工程建设。2022年,水利部门积极争取上级中央和省级水利救灾资金5875万元,用于抗旱打井、大塘整修、渠道清淤整修和抗旱设备购置。目前工程已全部建设完工,共完成抗旱打井64眼,大塘整修149口;渠道清淤整修66200米;整修提灌站、电灌站17座;购置抗旱设备146台套;新建整修拦水堰、水厂及供水管网13处。为缓解今年早春期间全市旱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农业部门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农业生产抗旱的重要措施,持续改善农田基础条件。2019年度、2021年度信阳市累计获得省政府评价激励表彰资金2300万元。截止2022年底,全市已建高标准农田893.41万亩,占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182.87万亩的75.6%,有力支撑了粮食安全。
三、科学合理配置水源。一是加强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持续做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联合市发改委制定了我市“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全市各年度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分解至各县区,到202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进一步健全指标管理体系,逐级落实水资源管理责任,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二是积极推动农业取水许可管理。 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有关江河水量分配的范围内,结合灌区设计文件,全面复核灌区灌溉面积、定额、水源可供水量、近年来实际取用水量等,严格核定取水许可水量,从严发放取水许可证,全市累计核发农业取水许可证560个,年许可水量约15.1亿立方米,明确灌区等农业用水的许可取用水量和用水权益,确保农业用水不被挤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四、全力保障水源安全。结合气象天气预报,紧紧把握降雨过程和气象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机遇,强化对水库、闸坝、塘湖等蓄水工程增蓄作业,采取引、提、抽等措施,有效拦截过境水增加蓄水量。同时通过开展农村供水“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对出现的供水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采取应急供水措施,确保群众生活饮用水供应。
五、加强社会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新闻媒体及时发布旱情,全方位开展节约用水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及时宣传报道抗旱的先进典型和有效的抗旱方法,调动群众抗旱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限水公告,向广大市民详细说明限量供水的缘由,明确限量供水时间计划、影响片区及单位、拟采取的应急措施,倡导大家节水,减轻限水对生活的影响。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有效保障了今春少雨气候条件下的春灌任务,下一步我们仍将根据我市旱情实际,积极争取抗旱资金和项目支撑,努力为保供水安全、保粮业丰收提供坚强保障。
衷心感谢您对水利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信阳市水利局 联系人:李稚 电话:6223354
协办单位:信阳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胡克光 电话:6693811
协办单位:信阳市应急局 联系人:严显辉 电话:6206599
2023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