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202413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办理结果:B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202413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李元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改善信阳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提案”已收悉。经与市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加快推进水源地保护区建设

一是积极划定水源保护区范围。2020年经市水利局、生态环境局共同核定我市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千吨万人”农村饮水饮用水源地,共202个。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351个农村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同时完成了393个(乡镇级220个、村级173个)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基础信息年度填报工作;二是设立保护区标志标识。2018年起,各县区陆续摸排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开展了农村各类(河流型、湖泊型、地下水型)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的划定,对保护区的边界、人群活动密集区和易见处,设立了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界标、警示牌、宣传牌、界桩等),加强了饮用水水源标志及隔离设施的管理维护。

二、稳步推进维修养护项目建设

各县区结合实际,分别出台了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压实县乡村三级管护责任,明确运行管护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落实村级饮水安全管护人员,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护长效机制取得阶段性成效。2024年积极争取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3301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218万元,省级资金1083万元,维修养护农村饮水工程290处,覆盖服务人口97万人。

三、持续争取农村供水资金投入

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建成了一大批农村供水工程,工程范围覆盖全市的大部分农村,各类输水管网约百万公里,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十四五”期间,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发展目标,按照“大水源、大水网、大水务”工作思路,坚持“四化”发展方向,探索建立“合并集中、产权明晰、合理定价、市场运作、政府补贴”五项建管长效机制,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完善良性水价机制,积极探索建管一体化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充分利用各类金融工具,用足用好金融支持水利优惠政策,提高项目融资能力。2024年,各县区积极创新投融模式,争取1.84亿元用于农村供水建设,计划建设农村供水工程44处。

四、加强农村供水政策宣传力度

督促各县区将县级监督举报电话,供水单位维修电话,及时向社会公开,畅通举报监督电话,发放“明白卡”,积极回应并解决群众诉求,确保问题解决在基层,不出县、不出乡、不出村。对因故断水停水的地区和供水工程,通过短信、微信、广播、公告等方式,提前告知用水户做好储水准备,保障群众用水需求。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农村供水政策宣传,宣讲政策,形成了家家参与、户户关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近些来,在水利、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努力改善农村饮用水安全,截止2023年底,我市202个“千吨万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水质,保障了人民饮水安全。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吸纳您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善农村饮用水安全:一是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按照“建大、并中、减小”原则,通过新建、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措施,分区域推进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城区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构建同网、同质、同服务的供水新格局。通过以大并小、并村联网发展规模化供水工程,优化区域集中连片供水管网布设。逐步形成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辅,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补充的城乡供水工程体系。二是推进农村供水建管市场化。按照“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营”理念,创新农村供水建设和运营模式。在政府主导下,推广“建管一体化”模式,引入专业化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管护供水设施,实现城乡供水建设与管理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化企业委托运管,保障专业化维修养护,提高管护市场化程度。到2025年,50%以上县域实行市场化运营管护(县域内规模化供水工程实现市场主体运营)三是推进饮用水源地表化。根据当地水、外调水条件和供水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因地制宜,科学确定本地地下水型水源置换目标任务。按照供水安全、可持续原则,加强规划引导,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饮用水地表化模式。充分利用大中型水库优质地表水,推进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置换四是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有条件的县,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目标,整合区域水务资源、资产、资本要素,统筹城镇、乡村协调发展,重点推进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建设,运用先进实用的水处理工艺与消毒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以全面提高供水质量与管理水平,实现农村供水跨越式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信阳水利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市水利局

人:焦          联系电话13569736319

协办单位:农业农村局

人:          联系电话:19839799590

协办单位:市生态环保局

人:         联系电话:16637637979

协办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人:陈运谋       联系电话:13598558919

 

2024年7月4日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