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利动态 >

浉水清清迎嘉宾

  “旅客朋友们你们好,我们此次浉河风情之旅大约1个小时……”4月20日,在浉河天伦码头,一艘白色电动游艇轻轻地漾开水波去往河中心,它带着游客遍览从茗阳阁至民桥沿岸的城市风光,细听城市故事。当暮色笼罩栈道,点点灯光亮起,乘船夜游将更有意思。

  浉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在山水信阳,山一程,水一程,悠悠浉河相伴行。随着第33届茶文化节临近,这条穿城而过的母亲河正以清丽容颜迎接八方来客。

  “早在2009年,市委、市政府就已谋划综合开发浉河的旅游价值,支持水上旅游公司购买游艇。”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市河湖事务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张晓帆打心底里高兴:“现在通过水利部门、文旅部门、旅游企业的共同努力,船行水上终于可感可及了!”

  这艘游艇的开行,意味着我市水上旅游拓展的开始,也是十多年来关于一个幸福浉河愿景的实现。

  曾经的天伦码头经营权签约给了一个旅游公司,但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导致码头被空置,仅有的几条老旧游船开行次数寥寥,码头上摆茶座,既影响了浉河岸线的美,又难以发挥旅游价值。

  怎么办呢?说起拆旧码头,张晓帆颇为自豪:“在原浉河管理处进行机构整合并入市河湖事务中心时,我们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一边洽谈联系可合作旅游企业,一边谋划依法收回码头经营权,成功地实现资源利用。”

  一艘船,一个码头,一条河,背后是一群人在努力。

  浉河是一条内河,上游来水主要靠水库放水和承接雨水补充,同时城区里的内河也从浉河流向下游。人多了,用水多了,携带的废水杂物自然也多了。

  “我在浉河上干20多年了,从有堤岸开始再到设护栏,建新桥扩旧桥,建钓鱼台、亲水栈道。”正在浉河上开展打捞工作的李言说话不绕弯子:“通过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治理,浉河边上的基础设施改头换面,水环境向好,都是连续进行浉河治理的成效。”

  为了做好常态化水面、水岸和亲水栈道的环境维护,仅在去年,市河湖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打捞清运垃圾、漂浮物2000多吨,出动垃圾打捞船近千次和日常管养人员上万人次。简单地说,除了恶劣天气不下河,基本上365天每天都有杂物打捞船在河面上作业。

  为了净化好浉河水质和打造区域生态循环系统,市河湖事务中心因地制宜适时在亲水栈道旁边种植了菖蒲、花叶芦竹、鸢尾,全年进行两岸水生植物病虫害防治,秋冬季水生植物枯叶清理。

  如今,在浉河二号桥橡胶坝以上的水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许多城市为了安全,高高的堤坝和护栏会将人群和内河远远隔开。而浉河,却是越治理,越亲人,人与水越近。

  “亲水栈道的维护,我们基本每天都有巡查,岸边的护栏和石材,一旦破损,也是及时更换。”市河湖事务中心的管理人员说,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让他们偶尔也会承受经济窘迫的压力:“有时河边护栏被车撞了、被倒下的树压倒了,总不能等到整个事了结赔付了再修,我们总是第一时间修好,杜绝危险发生。”

  去年,浉河岸边更换石材柱400根、护栏扶手167根、栏板112块、大小支撑1649个、柱头12个,护栏老化破损维修480处,看似不起眼,实则累积起来可不少。

  为了装点夜色中的浉河,岸边的柳树和亲水栈道上都设有临时弱电灯带。“现在大家的素质都很高,自觉地只看不摸,不会有危险。”在河边经营露天小酒摊的00后孙雨很喜欢河边的环境,“岸边有安全提示,也有人巡逻,很放心,也安全。”

  “小时候我在浉河里捉鱼摸虾洗澡,现在是白天可钓鱼,晚上能散步,环境更好了。”退休市民戴先生悠闲地坐在河边长椅上:“看着河边热热闹闹,真好!”

  茶文化节临近,浉河碧波先行,市河湖事务中心正在全力提升河湖生态景观:关桥旁的亲水栈道上,工人们忙着切割替换破损的防腐木,机器旋转、木屑飞扬……

  置身河边,感受河面微风,耳听虫叫蛙鸣,城市的喧嚣虽近亦远,“城水相依、人水和谐”景象近在眼前,浉水清清,静候四海宾朋共赏“北国江南”独特韵味。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