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22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办理结果:B

 

 

关于对市政协次会议22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王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信阳市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市将按照“大水源、大水网、大水务”工作思路,坚持“四化”发展方向,探索建立“合并集中、产权明晰、合理定价、市场运作、政府补贴”五项建管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相适应、“从源头到龙头”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一是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按照“建大、并中、减小”原则,通过新建、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措施,分区域推进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城区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构建同网、同质、同服务的供水新格局。通过以大并小、并村联网发展规模化供水工程,优化区域集中连片供水管网布设。逐步形成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辅,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补充的城乡供水工程体系。

二是推进农村供水建管市场化。按照“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营”理念,创新农村供水建设和运营模式。在政府主导下,推广“建管一体化”模式,引入专业化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管护供水设施,实现城乡供水建设与管理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化企业委托运管,保障专业化维修养护,提高管护市场化程度。到2025年底,50%以上县域实行市场化运营管护(县域内规模化供水工程实现市场主体运营)

三是推进饮用水源地表化。根据当地水、外调水条件和供水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因地制宜,科学确定本地地下水型水源置换目标任务。按照供水安全、可持续原则,加强规划引导,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饮用水地表化模式。充分利用大中型水库优质地表水,推进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置换

四是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有条件的县,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目标,整合区域水务资源、资产、资本要素,统筹城镇、乡村协调发展,重点推进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建设,运用先进实用的水处理工艺与消毒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以全面提高供水质量与管理水平,实现农村供水跨越式发展。

五是深入实施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对照《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建立台账,分类解决水质问题,指导“千吨万人”农村供水工程,全面开展日常检测工作。我市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涉及浉河区、罗山县、息县、淮滨县、新县、固始县、潢川县、固始县8个县区共162处农村供水工程(其中,规模化供水工程135处,千人供水工程27处),水质提升总人口284.6302万人。新建12处供水水源、管网延伸22处、水源保护“划立治”31处、配备净化设施设备工程23处、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均配套工程37处、配套水质化验室40处、建自动化监控系统工程135处,匡算总投资11341万元。2025年计划投资795万元,用于农村供水水质提升项目,计划实施43处水质提升工程。

衷心感谢您对信阳水利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信阳市水利局   

人:聂守洋

   话:0376-6272212

 

 

                                                                                          2025年7月30日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